2025年攀枝花-凉山跨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暨安宁河流域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检验性演练
来源:四川省攀枝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发布时间:2025-10-22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为进一步提升攀西地区跨境环境应急监测区域协同作战能力,检验安宁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成果,锤炼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队伍的实战技术水平。近日,四川省攀枝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四川省凉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米易生态监测站在攀枝花市米易县举行2025年攀枝花-凉山跨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暨安宁河流域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检验性演练。
跨域协同,筑牢联动基础。演练模拟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泄漏,污染物经排洪沟流入摩挲河并汇入安宁河,可能存在对下游居民生产生活及流域生态造成威胁的紧急场景。首次实现攀枝花、凉山两地跨境、跨级应急监测联合行动,组建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结合前期多轮沟通协调与现场踏勘,拟定联合演练专项文件、细化工作方案。通过演练全面检验跨区域应急响应实战能力。
全链提速,压缩应急时效。接到临时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后,三支应急监测队伍2小时内抵达现场并完成临时实验室搭建;运用快检监测包,10分钟内锁定关键采样点位、初步判定污染物浓度范围;启用大型采水无人机,5分钟内完成水样采集;借助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30分钟内出具铅、锌等特征污染物浓度数据;实时上传现场快检报告、采样点位坐标及现场照片,为现场处置提供即时决策支撑,形成“快检初步判断、精检确认结果”的高效工作闭环。
科技赋能,升级监测精度。演练深度融合科技手段提升监测效能:通过搭载高光谱成像仪的无人机采集现场高光谱数据,同步结合实验室化学分析法明确各采样点污染物浓度,对两者进行关联性分析后,构建偏最小二乘法反推模型,精准反推水质重金属浓度空间分布图,实现污染物扩散范围与浓度的可视化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实景还原,强化实战氛围。演练创新采用“视频直播+实景操作”模式,全程真实还原应急处置全流程:从涉事企业第一时间启动内部应急预案,临时指挥部统筹调度,到现场应急采样、临时实验室数据分析与快报编制,再到专家团队综合研判,直至最终宣布应急响应终止。每个环节均按实战标准推进,最大化模拟真实应急场景。
此次应急监测演练共出动人员60余人、车辆8辆、无人机7架,构建起水、陆、空联动的立体作战体系,充分践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原则。通过演练,有效检验了市、县两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磨合了跨区域、跨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显著提升了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实战能力,为守护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筑牢应急防线。

川公网安备 5104020200000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