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1月13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来源:行政审批科 发布时间:2025-01-13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的环评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月13日-2025年1月20日(共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12-3318159
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三线大道69号攀西科技城(新市政务中心)C404办公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1 |
四川省盐边县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项目(采选尾工程)矿山部分 |
攀枝花市盐边县 |
四川省钒钛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四川省冶勘设计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矿区面积276.79公顷,采用露天方式开采,1490m以上为山坡露采,1490m~1205m为凹陷露采,均采用缓帮采矿—陡帮剥离的组合台阶开采工艺,矿岩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半移动破碎+胶带开拓运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2个半移动式粗碎站(其中1个矿石破碎站、1个低品位矿石和岩石破碎站),胶带运输系统(包括矿石运输胶带、低品位矿石和岩石运输胶带、废石运输胶带),采矿工业场地及办公生活区、岩石预分场、曹家沟排土场、粽叶沟排土场、矿区道路等配套辅助设施。项目实施后,开采能力为400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20年。项目总投资1421073.1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270万元。
|
一、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露天开采粉尘通过湿式钻孔凿岩、钻机配备干式捕尘器、工作面喷雾洒水降尘、挖掘设备安装喷头、作业场地定期清扫、铲装过程喷雾洒水;爆破粉尘采用多排垂直深孔微差松动爆破,通过对爆破作业场所、爆堆等进行喷雾洒水降尘,减少粉尘量;道路运输扬尘通过加强路面维护、定期洒水和清扫道路、出厂车辆冲洗、封闭运输等措施控制;胶带运输扬尘通过密闭运输胶带,转运站采用“全密闭+微雾抑尘”措施控尘;矿石半移动破碎站、低品位矿石和岩石半移动破碎站粉尘通过“集气罩+旋风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26m高排气筒排放,同时通过微雾抑尘措施降低粉尘的无组织排放;岩石预分场筛分、中碎车间粉尘通过“集气罩+旋风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31m高排气筒排放,转运车间粉尘通过“集气罩+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31m高排气筒排放,同时通过封闭车间、微雾抑尘措施降低粉尘的无组织排放;曹家沟排土场通过堆体表面拍实、洒水降尘、喷洒抑尘剂、覆盖防尘网;粽叶沟排土场通过洒水降尘、喷洒抑尘剂、覆盖防尘网;露天采场通过洒水,避开大风天气采掘、剥离作业,在靠近采场、排土场场界作业时设置可移动围挡或抑尘网、喷淋降尘系统,或者设置可移动的立体绿化带等措施控制扬尘;矿石临时堆场通过设置洒水喷雾装置、表面覆盖防尘网;食堂油烟经食堂油烟净化器收集处理后经专用风管引至楼顶排放。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在进入凹陷露采(第11年)之前,采场涌水和淋溶水经涌水沉淀池沉淀后全部用于矿区生产用水和绿化用水,在进入凹陷露采后,剩余部分泵至选厂高位水池回用于选厂使用;排土场淋溶水经“排渗盲沟+淋溶水收集池”收集后用于排土场降尘用水和绿化用水,余水打至涌水沉淀池后进行回用;车辆冲洗废水收集沉淀后循环使用;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经“预处理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绿化;粗碎站、岩石预分场、排土场分别设置移动式旱厕,污水定期通过槽车运至采矿工业场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采矿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采矿生产用水。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表土暂存于曹家沟排土场,后期用于覆土绿化;除尘器除尘灰统一收集运至岩石预分场使用;开采废石及岩石预分后废石、沉淀池污泥运至粽叶沟排土场;废钻头钻杆、废衬板、废胶带集中收集外售废品回收站;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废机油滤芯、废油桶和废弃的含油抹布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四)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封闭厂房、合理布置、安装减震器和隔声门窗等措施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车辆噪声通过禁止鸣笛、减速慢行等措施控制。 (五)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采场涌水沉淀池和高位水池、粽叶沟排土场淋溶水收集池和高位水池、曹家沟排土场淋溶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池、车辆冲洗废水收集池、隔油池、加油站、机电修理车间、汽车保养及停车间、危废暂存间等区域采取重点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环境。 (六)生态保护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及施工作业范围,规范施工人员活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迹地恢复,种植乡土树种。营运期对歪斜的林木进行扶正,对地裂缝引起的死亡植被,及时恢复植被;采区的桉树先移栽至采空区,边开采、边移栽、边复垦;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山施炮,并尽量避开春季等动物主要繁殖季节;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有关要求,有序开展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项目服务期满后将矿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原材料,各种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等全部运离,对矿区开采、工程建设、运输道路、排土场等区域按《攀枝花市钒钛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红格南钒钛磁铁矿采选尾工程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要求进行覆土和植被绿化,生态修复首选种植当地易存活植被,不得引入外来物种。 (七)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柴油、废矿物油、机油和乳化炸药等危险物质储运过程中发生油品泄漏、爆炸事故、采矿场及排土场垮塌、滑坡及泥石流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在采取完善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建立科学完整的应急计划,落实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后,项目的环境风险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
2 |
含钒物料综合回收利用清洁化生产25000t/a五氧化二钒(其中10000t/a储能级高纯五氧化二钒)项目
|
盐边县安宁工业园区 |
四川钒能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省川工环院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项目位于盐边县安宁工业园区(攀枝花钒钛化工园区安宁片区),占地面积约288亩。以标准钒渣和含钒钢渣(高钙渣)为原料,采用“原料预处理—钙法焙烧—酸浸—萃取反萃取(二次萃取反萃取)—沉钒—熔化(烘干)”的生产工艺,建设含钒物料综合回收利用清洁化生产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项目实施后,年产25000t五氧化二钒(其中15000t/a冶金级五氧化二钒(片钒),10000t/a储能级高纯五氧化二钒(粉钒))。项目总投资10亿元,环保投资9641.8万元。
|
一、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原料预处理粉尘经“气箱脉冲布袋除尘器+风机负压抽风净化”处理后通过3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回转窑窑头尾气分别经“布袋除尘器+石灰—石膏法脱硫+湿法氧化脱硝”处理后通过38m高排气筒(DA002~005)排放;回转窑窑尾出料粉尘经“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处理后通过30m高排气筒(DA006)排放;萃取反萃废气经“水洗+吸附棉+二级活性炭”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7)排放;熔化炉烟气经“旋风+布袋除尘器+石灰—石膏法脱硫+湿法氧化脱硝”处理后通过30m高排气筒(DA008~009)排放;粉钒烘干烟气经“旋风+脉冲布袋除尘器(PTFE覆膜滤袋)”处理后通过30m高排气筒(DA010)排放;粉钒研磨包装粉尘经高温金属除尘器处理后通过粉钒烘干烟气排气筒(DA010)排放;煤粉制备与喷煤系统粉尘经“布袋除尘器+风机负压抽风净化”处理后通过36m高排气筒(DA011)排放;项目使用燃料为天然气,燃气锅炉烟气采取低氮燃烧器,通过29m高排气筒(DA012~013)排放;备煤系统(煤棚)、原料库粉尘通过封闭、喷雾洒水等措施控制;原料预处理生产区、浸出/焙烧生产区、成品生产区产生的粉尘和硫酸雾通过集气罩、抽风罩捕集;原料处理、浸取、反萃取、沉钒硫酸雾经抽风罩密闭抽风后并入回转窑窑头石灰—石膏法脱硫塔处理。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设备冷却水采用“冷却塔+冷水池(带旁通过滤器)+循环水泵”处理循环使用,排出浓缩水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循环使用;磁选除铁废水泵入一段球磨机重复利用;沉钒废水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循环使用;烟气脱硫废水循环使用,排出洗涤废水送污水处理站处理;真空泵废水循环使用,少量排水送污水处理站处理;萃余液经树脂吸附有机物后,全部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地坪冲洗废水、检化验废水、软水制备浓盐水、锅炉排污水、水洗塔废水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锅炉清洗废水外委锅炉清洗公司运输及处置;污水站压滤机冲洗废水返回污水处理站;车辆冲洗废水经废水沉淀池处理后重复利用;厂区初期雨水经雨水收集池收集后分批次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安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浸取尾渣、脱硫石膏、废水处理污泥属于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送安宁园区固体废弃物处理场I类渣场堆存;废铁外售当地炼钢厂或机械铸造厂综合利用;除尘灰返回相应生产工序回用;废耐火材料外售当地砖厂或混凝土搅拌站综合利用;废反渗透膜由厂家定期上门更换和回收;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脱硝废盐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进行危险性鉴定后,属于危险废物的按危废管理要求交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置;若不属于危险废物,则外售综合利用;化验废液、废萃取剂、废树脂、废活性炭、废过滤棉、废机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四)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优先选取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基础减振、加装消声垫等降噪措施。 (五)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危废暂存间、硫酸罐区、浸出工段、成品工段区域、检化验室和机修设施区、临时渣库、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预处理池、初期雨水池、事故应急池、脱硫水池采取重点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环境。 (六)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报告书针对钒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硫酸、天然气、白油等危险物质储运过程中发生泄漏,废气、废水事故排放,以及火灾事故等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在采取完善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建立科学完整的应急计划,落实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后,项目的环境风险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
3 |
米易县仙山尾矿库项目 |
米易县草场镇仙山村 |
米易仙山矿业有限公司 |
四川英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本项目拟建1座尾矿库。拟建尾矿库初期坝坝高48m,总坝高198m,总库容约15162万m3,有效库容为13327万m3,按《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 50863-2013)确定该尾矿库等别为二等。年排入尾矿库的尾矿量约为1417万m3;尾矿平均堆积干密度按1.5t/m³考虑,该尾矿库服务年限约9.4年。 项目尾矿库采用中线法筑坝,设置有初期坝、滤水拦砂坝、截渗坝、堆积坝、截洪坝、排水井、主隧洞、支隧洞、竖井、坝肩截水沟、排渗设施、监测设施及辅助设施等。本项目备案、设计均不包括尾矿输送系统和回水系统,因此尾矿输送系统和回水系统另行环评。
|
一、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尾矿库干滩面及沉积区扬尘采取喷水控尘,对尾矿库沉砂区暂不扰动的区域铺设密目网,沉砂区及溢流区各级子坝完成后尽快覆土绿化等措施控制。 (2)废水:尾矿库渗滤液经通过尾矿库底部的排渗盲沟、导水管引流至渗滤液收集坑,渗滤液经渗滤液输送管道+泵送至尾矿库库区内,与尾矿库内澄清水一起经各选厂回水管道返回各选厂高位水池用于选矿,不外排;尾矿库库内坡面雨水经平台排水沟、纵向坡面排水沟排至坝肩截洪沟,尾矿库坝肩截洪沟相对平缓段以及左、右两岸的坝肩截洪沟出口处分别设置1个沉淀池,坝肩截洪沟截流的雨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再排至库区下游花椒田沟;尾矿库溢流区洪水经排水竖井+排洪支隧洞+排洪隧洞排出库区,排洪隧洞出口接消力池,消力池溢流口接花椒田沟;尾矿库内澄清水部分作为尾矿库保有水,部分作为控尘用水或库区绿化用水,其余经回水管道返回选矿厂高位水池回用;尾矿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一体化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作为尾矿库绿化用水。 (3)噪声:项目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设减震装置、泵房隔声等等措施控制。 (4)固废:本项目营运期固废主要为渗滤液收集坑污泥和生活垃圾,渗滤液收集坑污泥全部经清掏后送该尾矿库堆存,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送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地下水和土壤:对库区清表后为天然黏土的区域进行压实或采用改性压实黏土类衬层进行防渗,对库区清表后为岩石的区域,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进行灌浆处理,灌浆处理后委托专业单位采用探伤设备进行检测,若还存在裂缝进行二次灌浆,并再次采用探伤设备进行检测,直至所有裂缝均已灌浆,采取防渗措施后,尾矿库库区范围应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对I类固废堆存场的防渗技术要求(其防渗性能至少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5cm/s,且厚度为0.75m的天然基础层);滤水拦砂坝下游设置截渗坝,截渗坝地上部分在截渗坝上下游坡面、坝肩及坝顶采用0.6m厚膨润土塑性混凝土进行防渗,两侧坝肩需嵌入相对隔水层(渗透系数<1×10-5cm/s)以下1m;截渗坝地面以下的防渗墙采用0.6m厚膨润土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进行垂直防渗,防渗墙底部和两侧坝肩需嵌入相对隔水层以下1m。渗滤液收集坑防渗采用2mm厚的HDPE膜防渗,渗滤液收集坑采取防渗后渗透系数<1×10-7cm/s。 (6)生态:项目施工严格按照征地范围进行施工,尽量减少对动植物的伤害和生境占用和对环境的干扰,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植被恢复工作。项目区内设置相应的截、排水设施,对达到设计标高的平台及时覆土绿化。定期对植被恢复率进行监测。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
|||||||
4 |
对箐沟尾矿库建设项目
|
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对箐沟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云环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项目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对箐沟,新建1座总库容为1.11亿m3的尾矿库,坝高199米,二等库,有效库容9800万m3,服务年限25.8年。尾矿库采用中线法筑坝,初期坝采用不透水土石坝,坝底标高1292m,坝顶标高1380m,坝高88m;堆积坝采用中线式尾矿筑坝法,堆坝高度111m,最终堆积标高1491m;拦砂坝位于初期坝脚下游约570m,坝顶标高1275m,配套建设完善的排渗、防渗、渗水回收、清污分流、排洪系统、尾矿浓密输送与回水系统(管线)等专用设施,以及联络道路、观测系统等相关配套设施。尾矿库主要堆放安宁铁钛选矿二车间钒钛磁铁矿浮选尾矿。经检测,该尾矿属于一般Ⅰ类固废。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Ⅰ类场防渗技术要求及场地水文地质情况,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工程总投资8768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138.5万元。 |
一、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气防治措施:土石方开挖、库内料场取料、填筑及装卸通过设置设移动式喷水软管和移动式射雾器控制;表土临时堆场扬尘通过四周设土袋挡土墙,对堆场表面覆盖彩条布等措施控制无组织粉尘;采用湿式钻机钻孔,对预爆区洒水润湿,采用科学的装药、布孔、填充和延爆技术等措施控制隧洞施工及库内料场爆破扬尘,隧洞内采用雾化喷嘴设置两组雾帘持续喷水控尘,防止爆破粉尘外逸、扩散;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洒水车洒水控尘,并对驶离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轮胎及车身进行冲洗,严禁带泥出项目区;采用封闭车辆运输,并且对车辆限速,减少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洒漏。同时禁止在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禁止施工,减少扬尘的产生量。施工车辆和燃油机械加强维修保养,使用优质燃料,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 2.废水防治措施:施工场地雨水、隧洞施工废水、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分别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爆破作业控尘洒水;安宁河管桥桥墩涉水施工,桥梁基础施工产生的泥浆和废水经泥浆池和沉淀池收集,循环利用不外排;混凝土养护采取少量多次洒水、草毡覆盖等方式,蒸发损耗;管道试压及冲洗废水用于周边林地、草地灌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农村化粪池、旱厕、施工现场移动卫厕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灌溉。 3.噪声防治措施:采取合理布局、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邻近居民点的施工场界设置2m硬质围挡等措施降噪;施工车辆按计划运行线路和时间行驶,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通过居民区时限速禁鸣。 4.固废防治措施:库区建构筑物施工开挖土石方用于除初期坝、拦砂坝填筑,表土堆置于尾矿库尾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后期坝体覆土绿化;库区联络道施工开挖土石方除回填利用外,多余部分就近在道路周边凹坑、荒地平整利用,洒草籽绿化;管线隧洞弃渣堆存于项目设置的4个土石堆场,施工结束覆土绿化;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分类回收,交废品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送至市政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统一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送附近乡镇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二)营运期 1.废气防治措施 项目营运期尾矿库无组织粉尘通过合理控制库区干滩长度,经常调整放矿点,均匀放矿;堆积坝筑坝采取分区作业,分区轮动由推土机进行粗砂摊铺,作业区以外区域铺设密目抑尘网或喷洒抑尘剂;在坝顶铺设专用喷淋水管网及喷淋水咀,筑坝作业区设雾炮洒水车洒水湿法控尘;尾矿库堆积坝形成后,坡面及时覆土绿化,服务期满对尾矿库区复绿复耕等措施控制。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尾矿澄清水、渗滤水部分回用于入库尾矿旋流分级、降尘洒水,其余经回水管线返回安宁铁钛选矿二车间,回用于选矿生产。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随尾矿浆进入库区,自然净化后作为生产回水利用。 3.固废防治措施 项目各废水收集池定期清理,池底泥渣打捞脱水后交坝体堆存;尾矿库管理站设危废暂存间1间,地坪重点防渗,废机油用密闭油桶收集,置于钢质托盘内,定期交由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处置;员工生活垃圾由垃圾桶收集后送附近集镇垃圾房,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4.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采取产噪设备合理布局、厂房隔声、选用低噪设备、安装减震垫、水泵下沉安装、定期维护等控制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三)土壤及地下水防治措施 项目采取分区防渗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尾矿库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Ⅰ类固废堆存场的地下水防渗技术要求建设,防渗性能至少相当于小于1×10-5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的天然基础层。危废暂存间地面与裙角采用刚性+柔性防渗措施,即采用P8等级混凝土+2mmHDPE膜防渗结构,各废水收集池、事故应急池采用厚度为30cm的P8等级抗渗混凝土结构,防渗性能与厚度Mb≥6.0m,渗透系数K≤1×10-7cm/s粘土防渗层等效。运营期按监测计划开展地下水跟踪监测。 (四)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措施 1.陆生生态保护。工程设计优化选址选线方案,对永久基本农田以及植被丰富地段采取生态避让措施;注重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减少林地、耕地占用,采取林地补偿、减少压占的生态减缓措施;对占地范围内红椿采取移植保护,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减少对动植物的伤害和生境占用以及对其栖息环境的干扰;施工过程中及结束后,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植物恢复措施,开展迹地植被恢复。 项目运行期对堆积坝坡面及时覆土绿化。服务期满依法闭库,采取场地整治、生态恢复等措施恢复植被,开展生态监测。 2.水生生态保护。项目涉水桥墩在枯水期施工,提高作业效率,控制施工范围;施工废水收集利用不排放,施工用料、土石堆放远离水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管理,禁止捕捞鱼类等各种水生生物。运行期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防范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定期开展水环境监测。 (五)项目环境风险及防范措施 项目主要风险为尾矿库发生溃坝、排水井与排洪隧洞泄漏时,对周边敏感点造成的安全隐患;排洪不畅尾矿库上游水位将急剧雍高,威胁尾矿库的安全;尾矿浆及回水输送系统采用可靠的液位、流量、压力等自动化仪表设备,管道沿线低点设置事故池,管线过河段外设套管,运行期加强尾矿输送以及回水过程的管理,加强日常巡检维护,防范管道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报告书针对尾矿库溃坝、排水井与排洪隧洞渗漏等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在采取完善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建立科学完整的应急计划,落实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后,项目的环境风险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