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2025年7月22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来源:行政审批科     发布时间:2025-07-22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和《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环评审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攀环函〔202067号),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的环评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722-2025729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12-3318159

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三线大道69号攀西科技城(新市政务中心)C404办公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环评文件脱密文本

受理时间

1

攀钢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项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山组团攀钢集团(攀枝花)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

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

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站址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6万吨/年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厂区内,主变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双列三通道布置。主变容量终期2×40+2×63MVA,本期2×40MVA110kV出线终期2回,本期2(至新钒220kV变电站)10kV出线终期36回,本期16回;110kV主接线本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终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主接线:本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终期采用单母线四分段接线;无功补偿终期4×3006+4×6012kvar,本期4×3006kvar,补偿率15%

1.电磁环境

所有电气设备均安全接地;站内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强度;变电站出线均采用电缆出线;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

2.声环境

设备要求制造厂其噪声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如变压器的噪声,除与硅钢片的含硅量、放置方式有关外,还与变压器容量、冷却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在变压器制造和选择时要综合考虑;

优先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电气设备(如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等);

在总平面布置时,合理布局,以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如尽量将主要的噪声源集中露天布置且远离人员集中的地方,主变压器尽可能布置在场地中央,其风扇侧不要朝向控制室等;

站内设置一定高度的围墙,吸收和隔离噪声;

变电站投运后搞好设备检查维护,减少断路器操作时瞬间操作噪声。

3.固废防治措施

事故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含油废物、废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本项目不设置危废暂存间,原项目在厂区北侧设有100平方米大小危废暂存间,本项目可依托使用。

4.地下水和土壤防治措施

110kV变电站站区分为重点防渗区、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包括事故油池、排油管及主变场地下方的集油坑;简单防渗区为站内道路等除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以外的区域。

重点防渗区:事故油池、排油管及集油坑为重点防渗区。排油管预埋套管处使用沥青密封材料,具有防渗漏功能。事故油池和集油坑采用地下布置,远离火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保护层、防水涂料等防渗措施,具有防渗漏功能。事故油池防水涂料采用2mm厚高密度聚乙烯,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1.0×10-10cm/s

简单防渗区:采用一般地面硬化,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基本可杜绝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隐患。

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10kV变电站事故油坑、事故排油管和事故油池采取防渗措施,站内事故油坑、事故油池设置和运行管理满足《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HJ2025-2012)规定。

 

 

攀钢110kV变电站(公示本).pdf

2025.7.22

2

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220kV

变电站扩建工程

四川省攀枝花市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攀钢集团(攀枝花)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

本项目为扩建项目,位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山组团攀钢集团(攀枝花)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厂区内。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由3个子工程组成:①海绵钛220kV变电站工程(又称五贵塘变电站);②用地红线范围内的输电线路工程;③配套通信光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海绵钛220kV变电站工程:主变户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3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双列三通道布置;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双列三通道布置。主变容量3×90MVA220kV出线终期5回,本期5回(其中2回分别至新钒变电站和石板箐变电站,3回至原海绵钛变电站);35kV出线终期16回,本期14回;10kV出线终期30回,本期25回。

2)用地红线范围内的输电线路工程:

本项目实际新建改建线缆3处,①北面从厂区红线内的钒山线终端钢管杆起,在厂区内终端塔架空线路改电缆沿堡坎钢结构桥架向南走线,利用桥架跨过厂区公路后右转最终接至新建海绵钛220kV变电站,新建线路路径全长约0.69km;②从新建海绵钛220kV变电站间隔出3回电缆接至原海绵钛变电站,电缆采用钢结构桥架走线,桥架安装2层槽盒,再接至变电站构架时采用电缆沟方式敷设,电缆路径全长约0.21km;③利旧原石贵线18#塔单回终端钢管杆格线路,将原220kV石贵线和原220kV钒五线终端塔导线部分并列(并列后为新石贵线),改接进新建海绵钛220kV变电站,采用架空导线接入。改建线路路径长约0.15km

项目无杆塔建设工程。

(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施工物料、临时挖方等均集中堆放,尽快回填或清运,对临时土(渣)对加盖彩条布或其他铺垫物遮挡。施工结束后及时清运物料,清理现场,弃土、弃渣、剩料等不得在现场随意弃置。运输车辆往返洒水抑尘,采取毡布遮盖,避免物料遗撒生成扬尘。

营运期

)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已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设置简易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澄清处理,然后回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运行期:

 

)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在施工作业范围内,合理布置施工机具位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了中午以及夜间施工。

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同时采取了有效的减振、降噪等措施;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及时间,靠近敏感点时减速行驶,并禁止鸣笛等措施。

运行期:优先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电气设备,选择噪声级低于67.9dBA)的主变压器,采取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依托全厂土石方平衡在厂区内实现了土石方平衡,无渣土外运。

变电站施工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已使用编织袋包装,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施工人员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运行期:事故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含油废物、废蓄电池依托海绵钛项目建设的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电磁污染防治措施

变电站所有电气设备均安全接地;站内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强度220kV配电装置均采用GIS户内布置;电气设备均安装接地装置。电缆段用钢结构桥架走线;电缆金属护套按设计规程要求进行接地敷设;电缆线路与其它设施的净距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规定。

 

)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期:变电站施工集中在征地范围内;

对站区原地表层清理出的表土用于厂区绿化覆土。根据站址地质情况调研,施工时在变电站四周及进站道路布设挡土墙等工程措施,避免了雨水冲刷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变电站在施工期时建筑了围墙,减小噪声、扬尘影响。变电站四周建设了排水沟,减小地表径流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变电站施工期设置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已回收利用。变电站场地平整后弃渣堆放坚持了先挡后弃的原则。施工时避开雨季施工,减少了雨水对场地开挖面的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变电站施工结束后,对周边进行绿化,防止了水土流失。输电线路利用沿线钢结构桥架通道进行电缆敷设,无需进行土建施工。

运行期:项目在攀钢集团(攀枝花)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海绵钛厂区内,运营期对站外生态环境无影响。

海绵钛220KV变电站环评报告表(公示本).pdf

2025.7.22

3

钛及钛合金管项目(重新报批)

攀枝花市格里坪工业园区

攀枝花嘉尔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云环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占地32.44亩,主要建设一条挤压管坯生产线、无缝及钛焊管生产线项目。挤压管坯生产线项目产能为2000t/a,产品为挤压管坯,车间内主要购置液压机、挤压机、矫直机、剪板机、锯床、车床、真空自耗炉等设备;无缝及钛焊管生产线项目产能为年产1000t钛无缝管、年产500t钛焊管,主要购置轧机、酸洗除油机组、焊接机组、真空退火炉、车床及抛光机等设备。

施工期

(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做到六必须”“七不准施工现场设置喷水降尘设施适时对工地路面进行清扫基建完成应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设置硬质密闭围挡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运输车辆冲洗废水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夜间不施工;对具有固定工位的施工设备(如空压机)设置简易隔声屏;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如废钢筋、废砖块、废木料等应尽量回收利用或外售废品收购站;其他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

(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酸性废气:本项目在酸洗槽设置吹吸式排气罩,电解槽两侧设置排气罩,侧吸罩设计收集效率95%,配套1台喷淋塔,电解产生的酸雾与酸洗产生的酸雾一起处理,废气处理工艺为碱液吸收,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高空排放。

真空熔炼废气:本项目在真空自耗炉处安装集气罩对废气进行收集,集气罩收集率为95%,真空熔炼工序废气经真空系统自带的金属滤网填料除尘装置和油雾处理装置处理后经15m排气筒(DA003)排放。

抛光废气:本项目在抛光机处安装集气罩(收集效率95%),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焊接烟尘:焊接烟尘在厂房(封闭厂房)内自然沉降。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生产废水:项目生产废水治理工艺为隔油+化学沉淀法,电解废液预处理、水洗废水油水分离后与其余废水一起经化学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管网进入格里坪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198-2002)中一级A标后排入金沙江。建设单位已与园区污水处理厂已签订污水处理协议。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后送污水处理系统化学沉淀工序与生产废水一起处理。

循环水:循环水系统废水与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合并排入园区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三)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设备运行噪声。主要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音,设备安装时采用台基减震、橡胶减震接头以及减震垫等措施。经预测,项目边界噪声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钛屑边角料(含废管材)、除尘灰,危险废物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污泥、酸洗废槽液、电解废槽液、脱脂废槽液、脱脂槽浮油、污水处理隔油池浮油、污水处理废滤布、废矿物油(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废切削液)及含油抹布手套

一般工业固废:废铜、废钛屑及钛边角料全部统一收集,定期外售;抛光废气处理除尘灰袋装收集,送固废填埋场处置。

危险废物:设置一间危废暂存间,做到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分类暂存,设标识牌。电解废槽液进入厂内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其余危废分类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废资质单位处置,设置转运联单。

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

 

2025.7.22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公开。

审核: 吕鹏   责任编辑: 陈麒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