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2025年8月4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来源:行政审批科     发布时间:2025-08-04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和《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环评审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攀环函〔202067号),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的环评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84-2025811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12-3318159

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三线大道69号攀西科技城(新市政务中心)C404办公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环评文件脱密文本

受理时间

1

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应用项目110kV送出工程

四川省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山片区

攀枝花中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攀枝花明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马店河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在马店河220kV变电站占用1110kV预留出线间隔(3Y),原预留出线间隔出线构架、母线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出线避雷器及电压互感器单相支架前期工程已建成。本期仅建设B/C 相电压互感器支架以及断路器、出线侧隔离开关。

(二)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马店河110kV线路工程:线路从拟建全钒液流储能电站110kV出线构架起,至马店河220kV变电站110kV进线构架止,线路全长7.69km(其中架空部分6.1km,电缆部分1.59km),回路数单回,架设+电缆方式。沿新建线路架设20PGW架空复合光缆,OPGW光缆路径从已建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出线构架起,至拟建的马店河220kV变电站110kV进线构架止。0PGW光缆路径长度约6.1km,随电缆敷设普通非金属光缆长度为1.59km,光缆型号为OPGW-48B1-90架空复合光缆,光缆芯数为48芯,GYFTZY-48B1为随电缆敷设的普通光缆与两端变电站进站光缆。

项目总投资2765万元,环保投资28万元。

大气环境:施工期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遮盖措施;表土及临时堆土采取篷布或防尘网覆盖等措施;如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石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环境管理责任人,加强扬尘管理。运营期无废气产生及排放。

水环境:施工期施工废水经塔基施工临时场地设置的沉砂池收集后回用,不外排;线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附近居民厕所收集,不外排天然水体。运营期运行期无废水产生及排放。

声环境:施工期线路施工点分散,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尽量缩短施工工期;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施工活动集中在昼间,夜间不作业。优选低噪声设备,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必要时设置临时声屏障;加强施工设备维护、保养。加强施工管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文明施工。运营期严格按照《110kV~750kV 架空输电5 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选择相导线排列形式,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设施,定期巡护,确保220kV线路正常运行,防止电晕噪声超标。

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期由垃圾车集中转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池进行处置。使用润滑油、柴油等油类时,对施工车辆停放区采取防渗处理、铺设吸油毡、擦洗清理、产生的废油按废矿物油进行处置。线路基础开挖余方均匀圈放到铁塔周围夯实。运营期无生活垃圾产生。

(五)运营期电磁环境:架空线路:线路选择时已避开集中敏感点。严格按照《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保证架设高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使用设计合理的绝缘子和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合理选用塔型、塔高,以减小路径走廊宽度及降低线路走廊下的静电感应强度。加强线路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输电线路可设防鸟器及标志牌。线路通过非居民区时档距中央最大弧垂处最低导线高度不小于6.0m;线路通过居民区时档距中央最大弧垂处最低导线高度不小于7.0m。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电缆线路:电缆段采用埋地电缆敷设。电缆金属护套按设计规程要求进行接地敷设。电缆线路与其它设施的净距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规定。

(六)生态环境:施工期在工程施工区设置警示牌和围挡设施,限定施工作业范围;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施工过程中尽量控制在施工场地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前合理安排施工方式对施工区域进行表土剥离,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按层回填、分段开挖、分段恢复,减少土地裸露时间;对临时堆存的表土和开挖堆土采用编织袋拦挡、防雨布遮盖;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及时拆除临时设施,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包括占地四周遗留弃土的处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并做好迹地恢复工作,根据原有土地用途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土地整治,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和火源管理。运营期对塔基处及周边植被恢复,并及时补种适宜植被,严禁带入外来物种,植物种优先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种,确保生物安全,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在塔基上可设置鸣鸟器、警示牌等标志,定期对植被、野生动物等进行监测;加强用火管理;加强管理,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人员对线路进行巡查和维护检修时,沿固定路线进行不得随意碾压植被,不要攀折植物枝条。

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应用项目110kV送出工程-公示本.pdf

2025.8.4

2

年产6万吨能源级钛(合金)材料全产业链项目220kV变电工程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金江镇安宁钛材厂区6#平台

攀枝花安宁钛材科技有限公司

攀枝花明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主变为三相双绕组油浸式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主变电压等级采用220/35kV(1#、2#主变压器)和220/10kV(3#、4#、5#、6#主变压器),1#、2#主变压器容量为240MVA,3#、4#、5#、6#主变压器容量为63MVA,主变总容量本期终期规模一致,均为2×240MVA+4×63MVA,采用室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采用GIS室内配电装置,220kV出线间隔规模本期终期一致,均为2回,220kV出线采用架空方式;35kV出线本期终期均为28回;10kV出线本期52回,终期为56回;无功补偿35kV母线上新建6×10Mvar并联电容器装置和2×30Mvar 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0kV母线上新建4×16Mvar 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项目总投资20568万元,环保投资68.5万元。

大气环境:施工期变电站使用商品混凝土,四周设置连续封闭围挡;采取喷淋、喷雾等湿法降尘措施;遇到大风天气时增加洒水降尘次数;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环境管理责任人,加强扬尘管理,确定扬尘污染防治目标及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积极配合上级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运营期无废气产生及排放。

水环境:施工期能源级钛(合金)材料全产业链项目在厂区修建排水沟、沉砂池,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不外排;厂区大门口设置一体化洗车装置,洗车废水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预处理池收集处理。变电站运营期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再经厂区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

声环境:施工期先修筑实体围墙;将高噪声源强施工机具布置在施工区域中央,优选噪声源强低的施工机具,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加强施工设备维护、保养;施工应集中在昼间进行。运营期选择低噪设备,如噪声级低于65dB(A)(距变压器2m处)的主变压器;噪声级低于75dB(A)(距冷却风扇1m处)的SVG冷却风扇;变电站主变尽可能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修建2.3m高围墙,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

固体废物:施工期设置临时土方堆放点,堆放点四周采用土袋围挡,堆放点表面用彩条布遮盖;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理。使用润滑油、柴油等油类时,对施工车辆停放区采取防渗处理、铺设吸油毡、擦洗清理、产生的废油按废矿物油进行处置。建筑垃圾定期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场。运营期运行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事故废油和含油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更换的废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变电站内设置有危废暂存间作为危险废物暂存区域,危废暂存间满足防渗、防水、防流失等相关要求。

(五)电磁环境:运营期变电站电气设备应安装接地装置;金属构件做到表面光滑,避免毛刺出现;所有设备导电元件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减少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选用GIS布置;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

(六)生态环境:施工期限定施工作业范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临时土方堆放点四周设置土袋围挡,坚持“先挡后堆”,顶部采用彩条布进行遮盖,避免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材料有序堆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生态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运营期对站内道路及设备区地面全部恢复地面硬化,可绿化区域进行合理绿化。

年产6万吨能源级钛(合金)材料全产业链项目220kv变电站环评-公示本.pdf

2025.8.4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公开。

审核: 吕鹏   责任编辑: 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