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8月26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来源:行政审批科 发布时间:2025-08-26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和《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环评审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攀环函〔2020〕67号),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的环评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26日-2025年9月2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12-3318159
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三线大道69号攀西科技城(新市政务中心)C404办公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环评文件脱密文本
|
受理时间 |
1 |
攀枝花市LNG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工程 |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迤资工业园内已建道路旁 |
攀枝花川港燃气有限公司 |
四川省立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建设1套处理规模30×104Nm3/d天然气的液化装置、1个2000m3LNG储罐以及配套公辅工程。在用气低谷时,站区生产的LNG由储罐储存;在用气高峰或城镇燃气管线检修等紧急情况时,储罐内储存的LNG经槽车运输至元宝山气化站,气化后供应城镇民生用气,以达到调峰作用。 |
施工期: 1、施工废气 ①施工扬尘:施工现场架设3米高施工围挡,同时在围档顶部设置喷雾装置降尘;封闭施工现场;定期对施工场地和临时堆场洒水;施工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必须实施限速行驶,运输车辆采取密闭运输;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设置混凝土拌合站;禁止在风天进行渣土堆运作业。 ②施工机械废气 选择环保型机械设备;尽量使用电气化设备,少使用燃油设备;严格控制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使用优质燃料;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③装修油漆废气 使用绿色环保型涂装材料,做好室内的通风换气。 2、施工废水 在场地四周设临时施工围挡,设沉淀池及排水沟,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全部用于建筑工地洒水和车辆冲洗;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迤资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严禁将废水排入项目周边地表水。 3、施工噪声 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制定严格的施工时间及物料的运输时间,禁止午间、夜间(12:00~14:00、22:00~6:00)施工,物料运输尽量避开敏感时段;加强交通管理,以避免由于运输作业影响交通秩序而产生的车辆鸣笛噪声污染;不得使用高音喇叭进行宣传或指挥生产;将降低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科学管理,文明施工。 4、施工固废 弃土运至政府指定弃土场,弃土运输车辆采用篷布覆盖,出场前对车身及车胎进行冲洗,不可随意弃置;建筑弃渣优先考虑回用,不能会用的及时清运到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严禁随意倾倒、填埋;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严禁就地填埋或焚烧。 营运期: 1、废水 过滤分离废水、分离器冷凝废水和工艺装置区场地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吸油毡”处理后,与循环冷却水塔排水、脱盐水制备浓水等一起进入排污池内;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上述废水一起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BOD5、氨氮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中城市绿化标准、其余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要求,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其他区域场地冲洗水经沉淀后回用于绿化。 2、废气 项目导热油炉使用回收的BOG气为燃料,采用低氮燃烧器,尾气经1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对冷箱LNG、装车单元产生的BOG进行回收,经空气加热器汽化复温后送入燃料气缓冲罐补充燃料气或送入周边低压管网,不外排;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VOCs通过火灾及可燃性气体、有毒气体监控系统(F&Gs)进行在线监控;脱酸(脱碳)单元胺液再生废气经脱硫塔处理后无组织排放;冷剂废气产生量小,直接无组织排放;项目营运期车辆采用LNG为燃料,尾气中污染物主要为CO2、H2O,就地排放;火炬及放空系统燃烧废气经26m高放空火炬排放。采取以上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后,大气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 非正常工况:项目火炬及放空系统包含常温高压、低温高压、低温低压三个排放系统。常温高压放空气进入常温放空分液罐,低温高压放空气进入低温放空分液罐,分液后进入地面火炬进行放空燃烧,燃烧后经26m高火炬排放;分离出的凝液汇总至一根管线,自流进入排污池。低温低压放空气直接进入地面火炬进行放空燃烧,燃烧后经26m高火炬排放。 3、噪声 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将主要噪声源布设在压缩机厂房内,消防水泵、循环水泵布设在独立厂房内,充分利用厂房隔声;主要噪声源如压缩机等设备布设在压缩机厂房内,消防水泵、循环水泵布设在独立厂房内,充分利用厂房隔声;合理控制运输车辆的车速,减轻运输车辆在启动及行驶过程发动机轰鸣噪声;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减少转运及装卸噪声,防止人为噪声。 4、固体废物 员工生活垃圾、预处理设施污泥、分离器杂质、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等均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脱水塔废旧滤芯、废旧分子筛及惰性磁球等,由厂家进行回收或专业回收单位处置;脱盐水制备系统产生的废滤芯、废RO膜由更换厂家回收处置,不在厂区内暂存;废油、废矿物油、废矿物油包装桶、废吸油毡、废脱硫剂、废活性炭、废含油手套抹布、废破损的化学品空桶、分析化验室废液等危险废物等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独立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废导热油、废脱汞剂专业公司更换后立即处置,站场不储存。 5、地下水、土壤防范措施 ①源头控制措施 主要包括在装置区、储罐区、装卸区、输送管道、危险废物贮存间等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②分区防渗措施 将项目区域划分为一般防渗、重点防渗区、简单防渗区等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 重点防渗区:包括危废暂存间、工艺装置区(压缩机厂房、导热油炉区、冷剂罐区)、预处理池、隔油池、集液池、事故应急池、排污池等区域。其中危废暂存间采用P8等级混凝土+2mmHDPE膜防渗结构,渗透系数K≤10-10 cm/s要求;其他区域采用沥青砂绝缘层、砂垫层、长丝无纺土工布、2mm厚HDPE防渗膜、长丝无纺土工布、原土夯实的方式进行防渗,满足Mb≥6.0m,渗透系数K≤1×10-7cm/s要求。 一般防渗区:包括工艺装置区(除压缩机厂房、导热油炉区、冷剂罐区外的其他区域)、消防及循环水泵房等区域,采用厚度不低于30cm、抗渗等级为P6(渗透系数≤0.49×10-8cm/s)的混凝土防渗结构,防渗水泥砂浆抹面处理。 简单一般防渗区:LNG装车区、LNG储罐区、进场道路、综合值班室等区域,采用水泥硬化。 6、环境风险 ①厂区内设置消防水罐容积3000m3,事故水池容积650m3。 ②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各设置1个22.5m3集液池,装车区设置1个40m3集液池。 ③工艺装置区、辅助生产区、罐区、装车区设置可燃(甲烷、乙烷等)、有毒气体报警系统、泄漏报警系统,站内设置1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④各单元配备足量干粉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 ⑤建设单位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
2025.8.21 |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