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法宣科 发布时间:2025-03-17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15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
报告
2024年,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提升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实工作举措,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依法行政
一是提升法治意识。认真落实会前学法制度,通过理论中心组、党组会集中学习党规党纪、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12次。将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有机集合,开展相关培训11期。二是明确责任清单。制定完善《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进一步明确基本职责5项,细化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本系统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等9个方面措施35条。三是规范行政决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与合法性审查机制,全年开展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执法案件、经济业务合同168份。
二、提升服务质效,持续打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审批服务。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建立环评审批专班,“量身定制”环评解决方案,专人定期跟踪调度重点项目进度,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09个、总投资约182.5亿元。二是改进监管方式。持续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双随机”监管制度,修订《攀枝花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全年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840条,实行非现场检查300余次,对符合条件的13家企业及个人免于处罚。三是强化基础保障。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动态更新,为有效化解部分区域环境制约问题、推动部分重大项目环评手续办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夯实能力基础,不断强化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强化自身建设。制发《攀枝花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排查整治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将执法意识不强、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巡查监管流于形式、执法行为粗暴态度生硬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集中整治的重点,推动执法监管服务提档升级。二是强化比武练兵。制定生态环境执法标兵能手评选创建实施方案,针对排污许可、在线监测弄虚作假、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打击、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技能,提升定制“培训套餐”,采取集中面授、网络培训、现场观摩、技术比武等“精准滴灌”式培训。三是强化监督练兵。组织有关分管领导、法制审核人员和执法骨干参加执法能力建设、执法案卷评查专题培训,抽调人员参与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在监督评查中提升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水平。
四、做优帮扶指导,持续巩固公正文明执法成果
一是持续开展“四个一”帮扶活动。针对环境管理、网格化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采取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联系一个园区、对一个生产企业、一个重点在建项目开展执法帮扶,不断推进助企纾困,全年邀请环保专家20余人次开展“四个一”执法监督帮扶60余次。二是结合专项执法开展帮扶。深化“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第三方环保机构弄虚作假等生态环境违法行的同时,帮助企业整改监测硬件不全、台账记录不规范等问题277个。三是细化普法宣传开展帮扶。定期梳理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企业常见问题,编发《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解读》《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法律责任》宣传折页1000余册。印发《2024年攀枝花市生态环境执法“送法入企”监督帮扶工作方案》,对70家企业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宣讲,公开发布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10起,召开企业座谈会12次。
五、增进民生福祉,加强生态环境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健全机制提升首办质量。实施“现场核+分级审+限时结”办理机制,切实提升环境信访首办质量,全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受理有效举报165件,受理数量同比下降15%;信访件受理率100%,办结率100%。二是因案施策提升工作质效。印发《2024年生态环境重复信访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全面梳理排查重复信访问题6件,制定“一案一策”,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结案时限,推动重复访信访积案问题解决。三是搭建平台及时处置群众诉求。搭建生态环境“圆桌对话”平台,最大程度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年共组织环境“圆桌对话”7次,努力化解花山矿、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四氯化钛项目等环境信访举报问题10余个。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队伍普遍存在在岗人员少、办案能力不足、缺乏法治审核人员等问题,现有人员难以支撑工作;对公私财产损失数额、污染物性质判断、生态损害评估等无法通过司法鉴定以外的其他方式和证据认定的关键专门性问题,长期以来司法鉴定机构少、费用高、耗时长,无专项经费等问题仍然突出;历史遗留问题多、居民与企业矛盾纠纷长期复杂交织,个别重复信访件化解难度大,在短期内效果还不明显等问题。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生态环境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常态化、制度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有序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不断加强学法用法的意识。聚焦突出地方特色、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做好《攀枝花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论证、听证、审议等工作,完成《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采选行业管理暂行办法》立法调研。聚焦经营主体关切,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围绕环评审批、分区管控、总量指标、柔性执法等方面,进一步研究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市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治理市级联席会商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强“两法衔接”,依法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为攀枝花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贡献环保力量。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3月14日